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汇总
目标管理
SMART原则
- Specific(明确的): 目标是清晰、具体的。用简要、容易理解的语言说清楚要达成的目的,明确具体的产出物和交付标准,多用量词、具体的数据
- Measurable(可度量的): 目标可以用数据指标或明确的方法进行衡量,可以明确验证目标完成的效果
- Attainable(可达的): 目标是可实现的、有可行性的。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宜过低,太低了没有意义
- Relevant(相关的): 目标是符合集体、个人的规划的,是重要的,避免一些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目标干扰
- Time-bound(有时限的): 任务必须是有时间计划的。根据工作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完成的时间要求,以便定期检查完成进度并进行风险控制
OKR目标管理
OKR目标制定
Objectives & Key Results,聚焦关键结果,主动出击。
Objectives:
- 必须是重要而具体的;
- 必须具有行动导向;
- 必须是鼓舞人心的。
Key Results:
- 必须是明确的,不能含糊其辞;
- 必须有明确的完成时间;
- 既要有挑战性,也要务实;
- 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 必须是能够被事后验证的。
OKR复盘
回顾目标->回顾结果->分析得失->总结规律
- 目标回顾:我们原先期望发生什么?
- 结果回顾:实际结果如何?
- 过程反思&根因分析:实际发生了什么?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 行动反思&行动建议: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下一次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工作方法
单核工作法
按照重要程度,把当前至多5项重要任务写到快捷清单上,然后基于当前时间设置下一个全景闹钟(至少间隔25分钟),开启自己的单核时段,专注做清单上的一件事。
五项基本概念:
- 快捷清单:存放当前5项最重要的任务
- 单核时段:专心处理快捷清单上的一项任务
- 全景闹钟:分针的下一个位置,例如 9:00,9:30,10:00,10:30
- 全景时间段,思考‘拉金问题’: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干什么
- 颠倒优先级:避免紧急任务排到重要任务之前
PDCA原则/戴明环
-
P(Plan)计划,这个计划现在可以引申为广义的计划,比如我们要列下需要完成目标,实施这个目标具体要操作的步骤,以及自己可以为这个目标达成可以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以及物力等。
-
D(Do)执行, 计划和可操作性的步骤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位后, 就开搞了。就是要按照P来具体执行了。
-
C(Check) 检查,做完了,之后就是要检查下自己做的结果有没有达成,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差,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做得差的就改进。
-
A(Act)处理,根据检查结果,成功经验继续沿用,失败教训总结改进,并且实施改进措施。没有完成的,作为下一个P里的输入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6W2H/八何分析法
6W2H,是以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化思维流程,从8个方面提出问题并从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和路径来实现预定目标:
- Which: 确定目标、选择对象
- Why: 选择原因、发生原因
- What: 内容、本质、功能
- Where: 场地、着手点
- When: 完成时间、时机
- Who: 机构、组织、人
- How to do: 如何提高效率
- How Much: 费用、性价比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四象限
- 重要且紧急 -> 马上做:
这块区域的事情表示它们是影响重大且需要优先解决,第一象限的工作一般是我们生活或者工作中压力的来源。它们通常是因为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内容拖延堆积,导致变成了大量“重要紧急”的事情。
这类的事情可能是:明天有个重要的报告要提交、要考试了才开始看书、要上台表演了台词还没记熟... - 重要但不紧急 -> 计划做:
这类事情一般影响很大但是时间比较宽裕。但是我们经常因为时间宽裕就一直拖延不去动工,然后所有“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最终被堆积到了“重要紧急”的象限里去,给自己带来很多焦虑和压力。
这类的事情可能是:提升职业技能、建立人际关系、英语四级考试... - 紧急但不重要 -> 授权做:
这区域表示一些对自己影响很小但是又需要马上处理的事情,这类事情老是会打扰我们正在做的重要的事情,每当我们切过来处理这些琐事后再回去做重要的事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比如突然发起的会议、被安排了一个临时任务、来了一条微信消息或者邮件... - 不紧急也不重要 -> 减少做:
这类事情一般没有太大的发展意义,并且也不紧急,但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花在这类事情上。
比如刷抖音、刷朋友圈、刷微博、打游戏...
工作总结
STAR-T法则
STAR法则=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反思(thinking)
话术借鉴:
情景(situation):2016年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精英挑战营活动,这是一个针对贫困山区儿童结对帮扶计划。
任务(task):我在这个活动中担任小组组长,主要的职责包括志愿者招募、激励与组织协调,以便保证活动目标的高效完成。
行动(action):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双会管理法”,每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布置和工作总结。
结果(result):在我的带领下,团队经过30天的努力,成功完成67个项目对接,取得了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
反思(thinking):在整个项目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虽然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是,还有一些不足,尤其是沟通方面,比如………(这里需要大家写的时候自己举一个小案例),我觉得还是需要继续锻炼。